在北京市文化局和北京京剧院的有力支持下,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主办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芙梅派艺术座谈会于2014年12月28日下午在首都图书馆召开。这也是今年北京戏曲评论学会纪念梅兰芳诞辰双甲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
参加座谈会的嘉宾有梅绍武夫人、著名翻译家、京剧研究家屠珍,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
在北京市文化局和北京京剧院的有力支持下,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主办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芙梅派艺术座谈会于2014年12月28日下午在首都图书馆召开。这也是今年北京戏曲评论学会纪念梅兰芳诞辰双甲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
参加座谈会的嘉宾有梅绍武夫人、著名翻译家、京剧研究家屠珍,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北京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张文华,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吕先富,北京京剧院党委书记刘胜利,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石维坚,梅兰芳纪念馆馆长秦华生,中国昆剧研究会副会长周传家,学者解玺璋、中国戏剧出版社编审曹其敏,河北梆子名家张四刚,北京戏曲评论学会的靳飞、徐玉良、宗春启、高远东、耿直、陈飞、吴焕等以及戏曲界人士和京剧爱好者近百人。座谈会由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会长、著名编剧张永和主持。
翟惠生书记发言中赞颂李玉芙老师几十年来戒骄戒躁、扎扎实实钻研梅派艺术的可贵精神,认为这正是当下演员和戏曲界所缺乏的,特别是青年演员要认真学习的优秀品格。
80岁高龄的屠珍女士简要地回顾了李玉芙学习和表演梅派艺术的经历,称赞李玉芙是至今仍能活跃在舞台上并且桃李满天下的为数不多的京剧艺术家之一,殷切地希望李玉芙继续在传授梅派艺术上作出新的贡献。
北京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张文华赞扬和肯定了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主办此次李玉芙梅派艺术座谈会。他说,李玉芙忠于京剧艺术、忠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特色,忠于观众,坚持京剧艺术正确发展道路,坚持梅派艺术的本质,坚持舞台艺术、舞台实践的高标准、高质量,坚持以纯正的梅派艺术进行表演并课徒传艺,称得上是德艺双馨的、踏踏实实的老黄牛式艺术家,应当大力宣传其崇高的精神品质,抢救他们的作品。之后,张文华又从哲学角度分析了梅派艺术的博大精深。他精彩发言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市文化局副局长吕先富在发言中指出,京剧艺术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而李玉芙等老一辈艺术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要扶持京剧艺术的发展就要在老艺术家们的传承上发展。
靳飞副会长谈到李玉芙的《穆桂英挂帅》演得干净,演得到位,把一位既是母亲又是元帅的穆桂英演得十分精采,眼睛里既有母亲对儿女深切的爱,更表现了一位具有爱国情怀的女性,是不可多得的示范表演。
座谈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和观众代表作了很有见地的发言;一些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发言的梅派艺术爱好者,递交了书面发言稿。
在热烈的掌声中,76岁的李玉芙女士眼含热泪站起来,向主办方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和各位专家、与会人士表示深切地感谢。她回顾了梅大师倾囊传艺的过程,梅兰芳先生不仅授艺还关心学生们的生活与成长道路,教弟子们真善美,做一个有道德的好人。最后她说,自己是在党的领导下在新社会成长的,是众多名家教诲而成,今后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努力地为传承京剧艺术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