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不少京剧院团创排了众多的历史题材、现代题材的京剧,呼啦啦各自涌来,却没有流传下来多少,绝大多数的戏,只在京剧节或重大纪念活动中抱个奖杯、奖牌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有时提起一出戏的剧名,即使是老戏迷,不仅没看过,就连听都没听说过。因为很多戏只演几场,而且是给专家评委演的,广大观众并不知晓。
当然,话不能说绝了,这些戏码中确有好戏,如《蝶恋花》、《华子良》、《江姐》、《骆驼祥子》和尚长荣的“三部曲”。但这些戏里,能够被戏迷票友传唱的段落着实少得可怜。我曾到过几十家票房,也听了在长安大戏院举办的票友演唱会约有几十场。只听到过有人演唱《江姐》中的唱段。如果夸这些戏好,但很少有唱段流传,怎么能称“好”呢?
为什么传不开来?为什么票友总是唱那些老戏和样板戏的选段而乐此不疲?作为一个外行,我分析如下:
一是,上述这些戏的水平,借用《地道战》中汤司令的台词:“高,实在是高”,可称阳春白雪。“古道别”等唱段十分受听,但演唱难度很大,就连专业演员学唱都不易,何况票友。尚长荣先生的三出戏,杨修、魏徵、于成龙等角色的唱腔融入了新腔,颇有难度。王平、杨乃彭、邓沐玮饰演角色的唱,亦是如此。而《骆驼祥子》则重做表,唱的优势屈尊第二。要说流传广泛的,还是以“四平调”为底蕴的《大唐贵妃》的“梨花开,春带雨…”,它既为白雪,又为巴人。
二是,作曲家太看重高大上了,使得“红梅赞”、“绣红旗”等易于传唱的唱腔难以寻觅,动不动就来一段儿成套唱腔,导板、回龙、慢板、原板、摇板、散板,一气呵成;或多用反二黄、高拨子、扯四门等腔,一般人学不了。《沙家浜》中,郭建光的唱段被传唱的,多是“朝霞映在”一段儿,“听对岸响数枪”那段,就连专业演员都懒得唱,风靡全国的则是“智斗”。可见,高大上的曲子,并不大受欢迎。
三是,京剧作曲只依靠有数的几位,并不依靠广大演唱的演员,必然是“近亲结婚”,有作曲家曾为一百多部戏作曲,其中多数是京剧。结果雷同的多一点儿,个性少一些,特色不突出。悲剧是有作为的作曲家太少了,朝中无虎将,上阵败者多。一件事只寄托在几个人身上,等于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大,收益小。
四是,作曲高大上,让琴票们望曲生叹。拉了几十年的京胡,即使费劲巴拉地找到了曲谱,也很难适应;何况很多唱腔找不到谱子,靠琴票仅听两回,也是学不来的。偶尔有票友想唱一段新编戏的选段,琴票的脑袋摇得如拨浪鼓一样,又摆手作揖谢绝,还是拉他的“一马离了西凉界”了。
五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编戏剧目演和播的量太少了!演得少,是京剧不太景气所致;而在电台,电视台播放的也甚寥寥。舞台、电视台经常演的、播的,不足百出,戏迷调侃为“红、龙、四、锁”,即《红鬃烈马》(还不是薛八出、王十出)、《龙凤呈祥》、《四郎探母》、《锁麟囊》。早年广播电台不仅播出全剧实况,更多的是播选段,还有教唱。另有几年里,普及样板戏的岁月,电影院、电台、电视台、剧场共演齐播,真到了普及的程度。彼时,剧本登在报刊上,曲谱可索取。如今收音机被忽略了,播戏曲也少了,电视台里教唱的栏目也不见了。试想一下,听得少了,怎能喜欢上呢?看得少了,能一见钟情吗?
当然,时代不同了,京剧艺术已经不能指望重现当年景象,但回顾一下。“山风吹来一阵阵”、“霎时间只觉得眼前透亮”、“赖子呀,你要好好想一想”等广为传唱的唱段还是引人深思的。戏的数量大是好事,但是不能让人传唱其中的几段、甚至一段并不是好事。至于剧名都不为戏迷所知,那便是坏事了!
作者: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