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当前京剧舞台上总是《龙凤呈祥》和《四郎探母》,所以不禁想起京剧舞台上剧目繁多、百花争艳的局面,光是现代戏,就令我十分怀念。
从1963年起,京剧和其他剧种的历史题材剧目就基本上不演了,排演现代戏成为各个剧团的当务之急。
京剧工作者在1958年成功创演了《白毛女》、《智擒惯匪座山雕》之后,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不少京剧院团都在尝试编演现代题材剧目,这些凝聚京剧人心血的作品于1964年6月5号在北京举办的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得以一一展示,轰动了全国,引起了戏迷票友们的高度关注与广泛兴趣,剧场门前聚集了不少等候退票之人,大家都想一睹为快。
我当时只有十几岁,缺钱买票。只看了不多的几场戏。但给我留下了诸多美好的印象。比如中国京剧院的李少春等人的《红灯记》,唱、念、做、打俱佳。江西省京剧团的两出中型剧目在一台晚会上演出,《强渡大渡河》的武功十分精彩,足以吸引观众;《李双双》改编自电影,也很幽默风趣,剧场里充满了欢乐。河北省唐山市京剧团演出的《节振国》,唱腔完全遵循了传统京剧的板式和腔调,非常好听,有唐韵生派和麒麟童派的风韵,百听不厌。宁夏京剧团李鸣盛、李丽芳的《杜鹃山》,北京赵燕侠的《芦荡火种》,云南关肃霜的《黛诺》等均各具特色。上海京剧院在《智取威虎山》以外,又以4出玲珑剔透的小戏,征服了首都的京剧观众:开场的武戏《战海浪》,惊险又精彩;言少朋、张少楼两位言派艺术家合作的《柜台》,韵味十足:接下来童芷苓、沈金波二位的《送肥记》,还有李玉茹的《审椅子》,也是轰动一时,出现了众多剧团争先学演的热烈局面。直到文革期间的1975年,闫桂祥还在演出《审椅子》。因为小戏的服装道具少,学演起来省时、省力还省钱,所以能够普遍推广。
那时没听说评奖的事儿,但作品的艺术质量却相当高,如天津京剧团《六号门》中“卖子”一折,夫妻“打背拱”的对唱;新疆京剧团《红岩》中成岗的唱段“哪怕胸前面对着带血的钢刀”;《黛诺》中”南梆子”的“山风吹来一阵阵”等众多选段,在当时就立即被广泛传唱,这无疑是京剧观众的一大幸事。后来,很多剧目被其他戏曲移植演出,有几出戏还被打造成“样板”,拍成电影,让更多的人接触了京剧。有不少当时的青年人就成了戏迷,从喜欢现代戏中喜欢上了京剧。
虽然“样板戏”受到极左的、违背艺术规律的“三突出”创作原则的毒害,主要人物成了所谓“高大全”而不大接地气的英雄,但不可否定60年代上半期,京剧工作者所做出的贡献。这些京剧工作者完全都是内行,没有“跨界”之举,不仅懂戏、爱戏,而且了解观众的需要。
文革后又办了七届京剧艺术节,却很少有好作品得以流传,细思起来,恐怕是为了奖杯,而不是为了艺术、为了观众而创作所致。其中,很多话剧导演上马操刀,外行们大搞声、光、电,脱离京剧传统,竭力进行“包装”,弄出了一批高大上的半成品,演两场抱个奖就完了。劳人费马又伤财,这样能够振兴京剧吗?
由此,戏迷怀念1964年的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的剧目,希望业内人士好好反思,总结一下,早日排演一些能传下来的好戏,以不辜负我们广大戏迷的期望!
作者:刘杰